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『觀心銘』活動報導 2017/8/5

20170805法鼓山紫雲寺〈觀心銘〉活動報導
學習修行的「心要」,是調心的好方法
法鼓山紫雲寺長期致力推廣漢傳禪佛教禪修,也感受到社會「安頓身心」之需求,每週除了有固定禪坐共修外、也不定期舉辨禪訓班或禪修等活動,經常甫一推出即爆滿,顯見現代社會各行各業、不同年齡層的人,都愈來愈著重往內心探尋。本次禪修系列──經典講座邀請到法鼓山常慧法師主講「觀心銘」。177位信眾歡喜齊聚五樓大殿,聆聽正確而具體的修行觀念與方法,期能在日常生活中,實修禪修,具體掌握淨化身心的方向,培養「自離煩惱、度化眾生」的能力。
法師提醒要理解經典時,務必先知悉其時空背景下的政治制度、社會氛圍及作者人格特質,才不致於用現代觀點評論而誤解;對此,法師特別邏輯鋪陳明朝歷史做一年表敘述,引入明末四大高僧:蓮池袾宏、紫柏真可、憨山德清、蕅益智旭所生處年代,及相互交往情形,讓信眾瞭解佛教在此一歷史所發展出的情境脈絡。可詳閱廖肇亨著作《巨浪迴瀾:明清佛門人物群像及其藝文》及 聖嚴師父的博士論文《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》,供深入探究之參考。
聖嚴法師著作『明末佛教研究』書中提到:「禪者的修證經驗,便是『省』及『悟』的過程及其現象。」法師提示大眾「悟」要有「行」的基礎,「行」是「悟」的深化,從「境」的體驗開始面對自我的色身與法身,如遇到逆境或順境,檢視有沒有什麼放不下?有沒有反省?有沒有充滿法喜?勉勵信眾們修禪必須精進不懈不怠,要有恆心、信心、願心。
憨山大師寫了許多有關修行方法的詩偈,〈觀心銘〉是其中一篇。這首詩偈主要談的是心的作用,紫雲寺也貼心將詩偈全文208字印製書籤,提供信眾便於攜帶、時時誦念,內文是修行的「心要」,是調心的好方法。與會信眾懷著歡喜的心,意猶末盡的期待下次8/12及8/26(六)14:00~16:30的課程到來,歡迎邀約親朋好友,共同領略「觀身非身,鏡像水月。觀心無相,光明皎潔」的清淨自在。
◎文/蔡幸伶
TOP